如意堂中醫診所 U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
  • 主頁
  • 診所介紹
  • 醫師介紹
  • 醫話文集
  • 報導、訪問及講座現場
  • 新推出!湯包介紹
  • 服務範圍及收費

關於「武漢肺炎」的情況及個人建議

2/12/2020

1 Comment

 
Picture
        近日武漢肺炎肆虐,全城恐慌。執筆之時,確診人數已急升至42人。情況嚴峻,網上流傳各式各樣與醫療衛生有關的資訊,眾說紛紜,故特別分享一些相關的個人看法及建議。
 
世衛正名
首先,是次疫症被廣泛傳媒稱為「武漢肺炎」。實際上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已將其定名為「新型冠狀病毒(2019-nCoV)」,也是醫學界中普遍認受的名稱。網上有人稱其為「武漢急性呼吸道症候群(武漢肺炎)Wuhan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(WARS)」突出了病毒最早被發現的地點,用起來方便易記,尚可接受。但若稱其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(SARI)便不太恰當。SARI泛指不同病原體引起的嚴重肺炎,是指需住院的肺炎,非特定指新型冠狀病毒,必須注意。
 
症狀
        據內地衞生部門提供的資料,個案的病徵包括發燒、乏力、乾咳及呼吸困難。按現時最新資料顯示,當中九成多的患者會出現發燒,乾咳是第二多出現的徵狀。其中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則以呼吸困難為主。網上流傳有患者無發燒徵狀,只有咳嗽,最終確診新型冠狀病毒。這裡要認清兩個事實,第一,按記錄確實有患者無發燒徵狀,但只屬於極少數個案。第二,新型冠狀病毒擁有一個較長的潛伏期,現時資料顯示介乎2至10天,甚至最新公佈的24天。因此,不可否認的是,即使患者沒有症狀(發熱、咳嗽),也可以傳播病毒。這也是本次疫症相對棘手之處。
 
傳播途徑
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,也是03年SARS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,相信不少人已有認知。但近來資訊顯示,新型冠狀病毒亦可通過接觸傳播及「氣溶膠」傳播,某程度上解釋了為何新型冠狀病毒比SARS有更強的傳播能力。「氣溶膠」,英文是Aerosol,比較方便理解的叫法有「煙霧質」,是指懸浮在氣體中的顆粒,體積上比飛沫細一點,能隨氣流而傳送的距離也較遠。有報導指「氣溶膠」只在醫療器材或廚房等地才出現,實際上,人體經噴嚏或咳嗽中所釋放的分泌物當中,本身就已包括飛沫及煙霧質。如果在一定的距離接觸到由帶菌者所釋放的飛沫或煙霧質,亦有可能受到感染。至於糞渠傳播方面,現在仍有爭議的空間,我們下面再議。
 
香港確診情況
相信大家都會留意本地確診的情況,直到現時(2月11日下午3時),香港確診人數為42人。當中最值得留意的地方有幾個。
第一,要特別注意本地感染的個案。按現有資料,2月4日確診的兩位患者過去14日均無外遊記錄,故都是本地感染個案。令人擔心的是,當中有個案並無與過去確診患者密切接觸的記錄,令其感染途徑顯得撲朔迷離,無從調查。
第二,同是2月4日,一名25歲的男子確診,是現時香港最年輕的確診患者。因過往的認知是,新型冠狀病毒多影響老年人;但這一確診病例推翻了這一理解。現時亦未有其他證據顯示任何年齡層可倖免。
第三,2月9日確診的一家人,現被傳媒報導為「打邊爐家族」,同出席了年初二晚上一個共19人的飯局中,當中11人已被確診。據報導,當晚該家族既有燒烤,亦有打邊爐。不少人因此認為打邊爐屬於高危活動,多間連鎖集團亦已暫停供應火煱。當然,打邊爐及燒烤本就會對身體帶來種種負擔,中醫多不建議此類活動;但同時也提醒大家,即使是一家人吃飯,也要注意衛生,儘量避免共用餐具等。
第四,就是昨晚(2月10日)才發生的疑似社區爆發事件。事件發生在青衣長康邨,懷疑病毒經糞渠傳播到同一棟大廈較低層數的單位中。關於這個事件,首先這不是所謂的「淘大2.0」,因為兩者傳播的途徑並不方同。其次,按目前所知,該單位的糞渠曾有改建,致使病毒可以經糞渠的排氣管傳播。在此也提醒大家要留意一下自己家中的廁渠,如馬桶經常有臭味傳出,特別在開抽氣扇時尤其明顯,則應盡快咨詢專業人士;另外沖廁時也必須蓋好廁板再沖廁。其三,目前也不能排除確診者是在大廈其他地方接觸過後而傳染的,因此也提醒大家即使在大廈的公共場所中,也要注意帶口罩,切勿掉以輕心。
 
注意事項
        以下提出五點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防範措施,其實也是建基於一般感冒的預防方法,只是要求更高、更仔細。
 
1. 口罩
        相信這點不用我多說,全香港甚至全世界都在瘋搶,甚至醫護人員也不一定能買到,某些我認識的診所因為口罩不足而要停診。在這裡想分享的是,戴口罩是必須以正確的方法佩戴,有顏色的那面對外,有鐵線的那邊在上。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用一般外科口罩,而且要即用即棄。但在此嚴峻時刻,如果你存貨有限,在飯前可以選擇將口罩除下後,有顏色那面對外對摺,並用紙巾或信封等包好,待飯後再次戴上。但這個做法每個口罩只能用一次,間隔時間亦不能太長。記緊,如果一般外科口罩在各種原因下弄濕了,基本上其防護功能已然失去,請佩戴另一個口罩。也因此,一般外科口罩絕不能「翻蒸/洗乾淨」後重用。
 
2. 洗手/清潔
       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接觸傳播,煙霧質也可以在物體表面停留一段較長的時間,故此洗手及清潔顯得尤其重要。按最新資料顯示,酒精及漂白水產品均可殺滅冠狀病毒,但「滴露」卻是無效。大家必須注意。
 
3. 戒口
        作為中醫師,當然要提醒大家病從口入!生冷冰凍、煎炸熱氣等食物,不論任何時候均應減少服用。甜食、奶類、芝士等,在中醫角度屬於「肥甘厚味」,是引起各種疾病的原兇,就外感疾病(即感冒、咳嗽等有關疾病)來說,即使不是主因,但也會拖慢身體的復原,甚至使病情反覆不癒;故此,相關食物也應盡量減少。生果方面,有些也只適宜合理食用的,例如榴槤、芒果等等,俱是濕熱之品,濕疹患者自應敬而遠之,一般人多吃的話,也容易引起咽痛、痤瘡等問題。眾多水果當中,蘋果是最安全、最簡單的選擇,但當然不能夠是冰凍的,起碼應在室溫中解凍後方可食用。橙也是很多香港人的至愛,當然橙有著非常高的營養,但依然偏甜,容易引起痰濕;感冒初起尚可食用,但若出現咳嗽,即使有痰無痰,也應避免服用。
 
4. 運動
        做運動強身健體是老生常談,而且需要長時間鍛鍊方能增強體質,故此現在才重視其實無補於事。不過,在此也要提醒各位,中醫角度認為,做運動不是要「爆汗」,也不是重複某一種動作便是,而應著重全身性、對稱性的運動,完成後微微汗出,有氣喘的感覺便已是「運動」。另外,運動前後記得注意保暖與及補充水份。
 
5. 中藥
        最後的最後,當然是講一下中藥對於本次疫情的作用了。按現時資料顯示,中醫藥已經成為內地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必要療法。參照2003年SARS的情況,中醫藥也是有其作用的。網上流傳種種的「藥方/保健方」,在此按我所知道的跟大家討論一下。
第一,大蒜水。一句講,沒用的,如果有那麼簡單就好了。第二,各種太寒涼的方藥。按現在可查得的資料,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屬於中醫的「寒濕疫」。既然是「寒」,便應用溫熱的藥物來應對。可是,不知是否板蘭根、金銀花等對於市民大眾的抗炎印象非常深刻,很多流傳的「藥方/保健方」都包含這兩種中藥。可惜的是,這類中藥都屬於寒涼類的中藥,有清熱的作用,但無溫熱的作用,可謂南轅北轍,完全相反。因此,我建議大家切勿胡亂服用,以免得不償失。第三,近日也有人提出焚燒艾葉來作為防疫消毒的方法。艾葉,亦即艾草,是一常用中藥。古藉中確有記載燒艾以作防疫之用,但面對今次的新型冠狀病毒,暫時並未有相關證據顯示燒艾有殺滅病毒的作用。個人看法是不妨一試,但別抱有太大期望。
因應是次疫症為寒濕疫,天氣亦傾向寒冷,我個人建議,「生薑陳皮水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,就是以上兩種藥材,焗水/煲水皆可。如果出現輕微怕凍,流涕等症狀,生薑陳皮水也有會有一定幫助。但若出現喉嚨痛,由於太多可能性,我建議還是應該盡快求醫。當然,如果有發燒,則應馬上求醫,並盡快提醒身邊家人、朋友注意身體情況。同時,為人為己,亦應自我隔離,及時截停疫症傳播。
1 Comment

    何庭軒醫師

    診餘醫話、個案心得

    日期

    March 2020
    February 2020
    July 2019
    June 2019
    May 2019

    分類

    All

    RSS Feed

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