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意堂中醫診所 U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
  • 主頁
  • 診所介紹
  • 醫師介紹
  • 醫話文集
  • 報導、訪問及講座現場
  • 新推出!湯包介紹
  • 服務範圍及收費

踢球後足趾痛

5/30/2019

1 Comment

 
Picture
「醫師,我入波果下少少痛架咋,諗住抖下無事,點知隻腳愈黎愈痛啦!」
「入左波梗係唔覺痛啦! 黎,俾我睇睇!」

我檢查患者右腳,發現其拇趾跖趾關節 (詳見圖示) 較左側稍為腫大,按之有痛,拇趾有外翻傾向。這拇外翻一般多見於常穿尖頭鞋的女士,由於長期壓力不平均,導致拇趾外翻,跖趾關節亦可見腫大。在這案例中,患者明明是男性,應該可以排除這一成因。因此,有必要再問清楚「案發經過」。

「你係踢果下痛?定之後先痛?」
「踢果下係用腳趾公抽埋去架,落腳已經覺得有尐問題,之後又愈黎愈痛囉,而家行路都有添!」

確定患者受傷情況,再按症狀及檢查來分析,患者是得了「右拇跖趾關節半脫位」,中醫上又稱「錯縫」。患者在用力踢球時,皮球給予反作用力於足趾,可能是用力過大、角度不當等原因,趾尖受力過大,槓桿原理下以致足趾跖趾關節向外破裂,做成關節錯縫。關節在當時已然受損,但患者並無即時處理,並繼續運動。跖趾關節作為縱向足弓的支點之一,每日走路都要受力,使關節附近的筋腱無法休息之餘,更加重損傷,故患者愈來愈痛。

「下?!脫位?無咁嚴重下話!」

一直以來,半脫位的概念都比較模糊,簡單來說就是「不完全的脫位」,症狀表現也遠比脫位要輕。因此,我比較喜歡用「錯縫」來描述這類病證,有點像扭螺絲時差一點點便完全對位的感覺,其實只差少許,但又不能置之不理。

而實際上,患者情況也不算嚴重,只要在關節處稍加牽拉,旋轉兩下,用力一推,聽到低沉的「突」一聲,感覺復位了,外觀馬上修正不少,腫脹小了,外翻輕了,壓痛也減少了。

「醫師,咁即係可以踢波啦?」

雖然是半脫位,但關節附近的筋腱、關節囊等亦有損傷,治療初期還是應該盡量減少活動,除必要的行走外,最好不要屈伸太多。經過 3次覆查及調整後,患者基本已痊癒,可開始進行緩步跑等鍛練。

(病例所列症狀僅屬參考,詳情請向中醫師查詢。 )
(原刊於Lovekids.com,經整理後重新刊出。)

​

1 Comment
Bobby C link
1/24/2021 09:57:43 am

This is a great blogg

Reply



Leave a Reply.

    何庭軒醫師

    診餘醫話、個案心得

    日期

    March 2020
    February 2020
    July 2019
    June 2019
    May 2019

    分類

    All

    RSS Feed

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.